馆藏精品| 捐赠展示| 藏品数据库
感受藏品的温度 让藏品“活起来”
发布时间:2014-08-05 16:28:52 浏览次数: 文章来源:

    近来,让博物馆藏品“活起来”成为热门话题。有些人认为,博物馆藏品只是一件件物质实体,即便是动植物标本,也都是失去了生命的物件。有些人认为,“活起来”就是动起来,可以利用各种或机械、或影视、或虚拟的手法,让那些无法自主动起来的物件呈现动的状态。应该说,动起来只是“活起来”的表象,真正的“活起来”是要让藏品与观众的生活发生交集,对观众的自我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让藏品在观众的生命长河中获得新的生命力。

  让博物馆藏品“活起来”,需要对藏品的性质有新的认知,需要对藏品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有新的定位。多年来,我们习惯了将博物馆藏品,特别是文物类藏品,视为“历史之镜”,通过历史这面镜子映射出当代的特点。这一认识,将历史与现实区隔开,造成历史与现实在时间、空间、情感、价值等方面的分隔,在一定程度上将历史视为“异乡”,尽管历史在时间维度上与现实联系,但在其他方面则是割裂的。于是,博物馆藏品就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过去区间状态的证物,与现实的关系最多就是起点与基础了。让博物馆藏品“活起来”,重要的是让藏品从“镜”转化为“境”,成为当今人们的生活环境、文化环境和发展环境,成为人的发展的必要条件。历史不再仅仅只是个时间的概念,它还是具有区域空间、物质表征、文化传统、心理记忆、情感价值等载体和表征的实在,尽管时间是当下,但我们周围的一切,都是历史的延续。我们对当下的认识,是透过历史的滤镜,是在与历史形成的习惯、规则的比较中形成的。当代博物馆不再把历史作为“异乡”来呈现,而是把历史作为当代社会的系统性构成来表达。历史是我们每个人的一部分,是每一个城市、乡村的一部分。

  博物馆藏品从“镜”转化为“境”的重要前提是研究,博物馆研究人员在对历史事件的事实性、真实性和准确性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现实与历史的联系,构建博物馆藏品与当代人的联系。博物馆需要让观众认识到,历史文物不是被后代人仰慕的“宝贝”,而是特定历史时期人们生活发展的客观环境,过去的人们正是在与这些物件之间的互动中生活、发展。人们从博物馆藏品中,不仅可以看到过去时代人们生活的情景,更重要的是可以认识和切身感受到人在与身边的物品的互动中对自我发展的促进。鉴于博物馆主要通过实物与观众分享历史信息和科研成果,如何让藏品成为生动的历史进程和人的发展的生动呈现,应该是博物馆工作者重点关注的课题,这应该也是博物馆历史研究和历史呈现的重要特征。博物馆藏品研究需要加强对相关人的研究,研究与藏品的制作、使用、流传有关的人的活动,以及相关人的生平、技能、社会关系等情况,研究这件物品对相关人的发展的影响,让物品成为人的活动的体现。过去,博物馆研究者也注意到物品与人的关系,但更多的是以物为中心,是以增加物品的价值或重要性为目的,如某物曾经被某重要人物使用,或与某重要人物有某种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这样做其实是让人为物品做,以提升该物品的价值。现在,我们应该倒过来,以人为重心,通过物品的各种客观物象,探讨揭示与人的意志、追求、行为、能力、审美、信仰有关的联系与事实。将物品置于社会和人的发展的情境中,让物品成为人的行为过程及结果的载体、证据和喻示。

  博物馆展陈应该让观众感受到藏品的温度,感受到先民与藏品的关系,感受到先民通过藏品与人们的交流,感受到观众自己在历史性的现实环境中的体验和感悟。博物馆展陈需要讲述藏品自身的故事,即藏品的“生平”经历,讲述藏品的制作过程、使用过程、流传过程、损毁修复过程等,但更需要讲述与藏品有关的人的故事,即藏品的“传记”,如藏品制作人的故事,藏品使用者的故事,藏品使用、遗弃的故事,藏品收藏的故事,藏品研究的故事等等。正是这些相关人的故事,让静止的实物藏品具有了“活力”和生活气息,让博物馆藏品有了温度。博物馆展陈还应讲述物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介绍物品构成的发展环境对人的影响,介绍物品的认识过程对人的智慧及知识的影响;要帮助观众认真观看、阅读物品,从物品的某些特点演进到特定的认知和知识。这一观看、发现的过程,让观众与藏品有了直接的个人化的联系,让观众知识的拓展与积累有了切实的实物基础。观众不再把实物展品视为高高在上的“宝物”,而是把这些物品纳入自己的记忆结构。制作让藏品“活起来”的展览,重要的是从工匠、平民、居民、普通人的生产生活的角度表述,讲述在宏大历史背景中普通人与物品的故事,讲述这些物品中的生活故事。在撰写展品说明时,常见的写法是对藏品实体的描述以及考古学、历史学研究的成果,所用词语多是考古学、古器物学的术语,文体则多是学术报告的说明文或论文风格。让藏品“活起来”,展品的说明就要多介绍物品的用途,介绍与之相关的人或族群的生活习俗,所用词语可以使用日常词汇,文体上则可以使用“主语+动词”的讲述风格。例如,在介绍古代青铜器物时,就可以少描述器物的形制和纹饰,而从青铜器使用者的角度介绍青铜器的功用,以及青铜器对拥有者的价值和意义。

  博物馆教育活动要帮助观众感受藏品的温度,要引导、帮助和支持观众构建藏品与自身体验的联系,引导观众用身体去感受藏品,探索藏品制作使用的状态,设身处地的感受物品制作者和使用者的情感。博物馆教育工作者要让原来被认为是属于“他者”的物品转换成“我们”的物品,将观众原来感觉与自己毫不相关的物品转换为与自我发展密切相关的物品,博物馆教育工作者与观众(或说博物馆学习者)分享体验与感受的物品。博物馆教育工作者可以在导览时,运用提问、讨论、分享的方法,引导观众结合自身经验去体会藏品,去理解藏品,去感受藏品蕴含的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去感受由藏品激发出来的发现的快乐。博物馆还应该创造条件,让观众直接接触藏品,感知物品的材料、软硬、肌理、重量、形状,仔细观察物品制作、装饰、使用的痕迹,感受制作者的运动和力度,这都会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真切感受到这些物品是有血有肉的,是人的手制作出来。此外,博物馆还可以让观众穿上古时候的服装、服饰,沿着古代遗址的道路行走,模拟曾经发生过的历史事件,制作先民们使用过的工具或用品,设身处地的感受从事这些活动实践时的情感。这些教育活动的关键是让观众在博物馆工作者构建的环境中,自主体验和探究博物馆藏品中的先民生活,博物馆教育工作者是与观众共同感受和分享各自体验的“伙伴”。 

作者:宋向光

中国文物报 2014年8月5日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