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精品| 捐赠展示| 藏品数据库
宁波“小白礁Ⅰ号”水下考古取得重要成果
发布时间:2014-07-11 10:19:53 浏览次数: 文章来源:

“小白礁Ⅰ号”水下考古项目是宁波市、浙江省首个也是迄今唯一一个正式获批立项的水下考古发掘项目。 2012年6至7月,“小白礁Ⅰ号”船载文物发掘工作启动实施,期间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曾推出多场《直击“小白礁Ⅰ号”》特别报道节目,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关注。   今年5月21日,来自国内外的20多名水下考古队员和8家国内知名科研院所的20余名技术人员齐聚“小白礁Ⅰ号” 考古发掘现场,经过40多天的会战,“小白礁Ⅰ号”船体发掘与现场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收获重要成果。   “小白礁Ⅰ号”船载文物有新发现   据初步统计,截至7月6日,“小白礁Ⅰ号”水下考古工作队已累计下水作业500余人次,总潜水时间超过27000分钟,新出水各类船载文物145件。出水文物以碗、豆、盘、勺、杯等青花瓷器和碗、罐、器盖等五彩瓷器为主,也有酱釉陶罐和砝码、铜钱、银币、锡盒、毛笔、木砚台、紫砂罐、测深铅锤等珍贵文物;另出水有宁波鄞州特产石板材约300块。加上往年出水的青花瓷、五彩瓷、紫砂壶、玉石印章、西班牙银币以及日本、越南年号钱币等,“小白礁Ⅰ号”出水文物(含石板材)共计1050余件。   “小白礁Ⅰ号”船体研究有新进展   目前,“小白礁Ⅰ号”已出水船体构件244件,包括龙骨、肋骨、肋骨补强材、肋骨连接板、隔舱板、隔舱板补强材、舱底垫板、桅座、船壳板等。从这些“重见天日”的船体构造看,“小白礁Ⅰ号”残存船底中后部呈“U”型,中部至艏部呈勺型,艏部呈“U”“V”过渡型;主龙骨长达14.25米,艉龙骨残长6米;至少有一个主桅;造船所用木材主要产自东南亚一带。经多位国内权威古船研究专家分析,“小白礁Ⅰ号”既具有水密隔舱、艌料捻缝、铁钉连接船板等典型中国古代造船工艺特征,也保留了一些国外的造船传统,如以密集肋骨为横向支撑、双层结构的船壳板内夹植物纤维状防水层(国内首次发现)等,可以说是中外造船技术相互融合难得的实物例证,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科学和研究价值。   “小白礁Ⅰ号”考古模式有新突破   一是项目运作上,强化合作理念,创新项目管理,突破以往单纯依靠文博系统技术力量的传统做法,充分吸纳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本次“小白礁Ⅰ号”水下考古不仅调遣了北京、山东、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德国等地的水下考古队员,同时还汇集了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中山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交通部广州打捞局、劳雷工业公司、武汉海达数云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国洋联合潜水运动有限公司等8家科研院所的技术人员,多学科协作,跨领域整合,从而铸就了“小白礁Ⅰ号”水下考古特有的创新灵魂与专业品质。   二是技术规范上,本次“小白礁Ⅰ号”水下考古秉承国家文物局检验试行《水下考古工作规程》的重托,在遵循水下考古国际准则和田野考古工作规律的基础上,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参照德国和欧洲水下考古的一些成功做法,为国家即将颁布的水下考古技术规范标准提供了实践经验。   三是科技应用上,通过水下三维声呐扫描,获取了“小白礁Ⅰ号”在海底保存状况的测绘数据和三维模型;通过对每块出水船材的三维激光扫描和正摄影像采集,构建海底古船三维虚拟复原图像;通过六旋翼飞机的精准航拍和出水文物数字化管理系统的量身定做,获取了正摄影像、空中鸟瞰、空中全景等图像,实现对北渔山岛水下考古现场的数字化管理与三维展示。这些技术手段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融合,在国内水下考古工作中尚属首次。   四是保护理念上,遵循“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的先进理念,强调发掘与保护并重,保护与展示同步,发掘出水后的“小白礁Ⅰ号”船体,将在现场进行初步保护处理后,运至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北仑春晓)内边保护边展示,出水文物与发掘场景也将于今年10月在基地《水下考古在中国》专题陈列中同时正式向社会免费开放,让公众共享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成果。   作为国家文物局确定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重点项目之一,“小白礁Ⅰ号”水下考古以其理念先进、方法科学、技术创新、操作规范的崭新形象,不仅成为了中国水下考古与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个典型范例,同时也为宁波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文化支撑。